在意外伤害和猝死发生后的60分钟内,前10分钟起着决定性作用,10分钟时间里,心肺复苏为主的紧急救治,常可挽救生命,因此这个时段又被称为“白金10分钟”。以心脏骤停为例,1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抢救的成功率可达90%;4分钟内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抢救成功率下降到50%,10分钟以上开始抢救,患者的死亡率几乎为100%。因此,抢救开始得越早,成功率就越高。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百姓的自救互救意识亟待提高。我国急救意识普及率不足1%,部分大城市的某些人群可以达到5-10%,国外25-70%相比,差距非常大。有研究表明:我国院外心脏性猝死生存率不到1%,而国外可达到10%-30%。因此急救应该从“我”做起,“做自己的急救医师”,只有通过大众的努力才能提高我国院前急救的成功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心肺复苏的基本技能。
一、 心肺复苏的适应症
心肺复苏适用于由急性心肌梗塞、脑卒中、严重创伤、电击伤、溺水、挤压伤、踩踏伤、中毒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情况。
二、心肺复苏操作程序
1、先判断患者有无意识,拍摇患者并大声询问。
2、如无反应,判断是否有颈动脉搏动和呼吸,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从气管正中环状软骨滑向近侧颈动脉搏动处,检查有无搏动。注意应使患者水平仰卧,解开颈部纽扣,注意清除口腔异物,观察有无胸部起伏,无起伏,则表示已无呼吸,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3、心肺复苏操作顺序:a-b-c。
a、 (airway)保持呼吸顺畅
昏迷的病人常因舌后移而堵塞气道,所以心肺复苏的首要步骤是畅通气道。急救者以一手置于患者额部使头部后仰,并以另一手抬起后颈部或托起下颌,保持呼吸道通畅。
b 、口(breathing)对口人工呼吸
在保持患者仰头抬颌前提下,施救者用一手捏闭的鼻孔(或口唇),然后深吸一大口气,迅速用力向患者(或鼻)内吹气,然后放松鼻孔(或口唇),每次吹气间隔1.5秒,在这个时间抢救者应自己深呼吸一次,以便继续口对口呼吸,直至专业抢救人员的到来。
c、(circulation)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环
检查心脏是否跳动,最简易、最可靠的是颈动脉。抢救者用2-3个手指放在患者气管与颈部肌肉间轻轻按压,时间不少于10秒。 如果患者停止心跳,就要通过胸外按压,使心脏和大血管血液产生流动,以维持心、脑等主要器官最低血液需要量。 选择胸外心脏按压部位:先以左手的中指、食指定出肋骨下缘,而后将右手掌侧放在胸骨下1/3,再将左手放在胸骨上方,左手拇指邻近右手指,使左手掌底部在剑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手指间互相交错或伸展。按压力量经手跟而向下,手指应抬离胸部。胸外心脏按压方法:急救者两臂位于病人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对中等体重的成人下压深度应大于5cm,而后迅速放松,解除压力,让胸廓自行复位。如此有节奏地反复进行,按压与放松时间大致相等,频率为每分钟不低于100次。
按压与呼吸的频次:每做30次胸心按压,交替进行2次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