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腹泻是什么?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明显增加(24小时内≥3次),且粪便性状改变(稀水样、黏液便或含有未消化食物)。儿童腹泻多由病毒感染(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饮食不当(过敏、食物不洁)或受凉引起。
危险信号: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警惕重症风险:
▶血便或脓血便
▶持续呕吐无法进食
▶尿量减少(婴儿4-6小时无尿,儿童6-8小时无尿)
▶精神萎靡、眼窝凹陷、哭时无泪(中重度脱水)
02腹泻的三大关键护理原则
1. 补液第一!预防脱水是核心
首选口服补液盐(ors):按说明书比例冲泡,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ml(小口分次喂)。
替代方案:若家中无ors,可用米汤(煮沸后加少许盐)或稀释苹果汁(1:1兑水)应急,但避免高糖饮料(如可乐、果汁)。
补液量参考:
轻度脱水:50ml/kg,4小时内喝完
中度脱水:100ml/kg,4小时内喝完
2. 合理调整饮食,无需盲目禁食
母乳喂养:继续母乳,增加哺乳频率。
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换用无乳糖配方奶(腹泻超过1周时)。
已添加辅食儿童:
推荐食物:粥、软面条、土豆泥、苹果泥、香蕉、馒头
避免食物:高糖(蛋糕、糖果)、高脂(油炸食品)、乳制品(牛奶、奶酪)、粗纤维蔬菜(芹菜、韭菜)
3. 谨慎用药,拒绝“经验主义”
不滥用抗生素:病毒性腹泻用抗生素无效,反而破坏肠道菌群。
止泻药慎用:蒙脱石散需遵医嘱,不用于急性感染早期(可能阻碍病原体排出)。
03不同病因腹泻的特点与应对
04何时必须就医?
05预防腹泻的五大措施
1. 接种疫苗:轮状病毒疫苗(口服,2月龄起接种)、霍乱疫苗(疫区旅行前)。
2. 饮食卫生:
① 奶瓶、餐具每日煮沸消毒
② 生熟食物分开处理,肉类、鸡蛋彻底煮熟
3. 手部清洁:
① 饭前便后用肥皂 流动水洗手(至少20秒)
② 外出携带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4. 避免交叉感染:
① 腹泻患儿隔离至症状消失后48小时
② 幼儿园玩具、桌面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5. 增强肠道抵抗力:
① 合理补充锌剂(缩短腹泻病程)
② 避免滥用抗生素破坏肠道菌群
06家长常见误区纠正
❌ “腹泻要饿肚子”:禁食会加重脱水,应少量多餐提供易消化食物。
❌ “止泻越快越好”:强行止泻可能让毒素滞留体内,加重病情。
❌ “腹泻后只喝白粥”:长期单一饮食会导致营养不良,影响肠道修复。
儿童腹泻护理的关键是预防脱水 合理喂养 及时识别重症信号。家长需保持冷静,科学护理,必要时果断就医,切勿因“经验”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