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吸入疗法是直接给药于呼吸系统的一种治疗方法。以家庭为操作场景的儿童雾化吸入治疗越来越常见,这种治疗方式突破了传统模式,使患儿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中接受治疗,避免频繁往返医院,在提高治疗及时性和依从性的同时又减少医疗资源浪费,降低交叉感染风险,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
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中家长关心的一些个临床问题,为规范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提供参考。
问 雾化吸入治疗疾病的原理是什么?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药物通过喷雾器变成细微的雾状微粒,随着自然呼吸直接进入呼吸道,达到治疗呼吸道疾病的目的。
问 哪些情况下适合进行家庭雾化?
家庭雾化吸入药物治疗的实施存在个体差异,取决于患儿的基础健康状况、需要雾化吸入治疗的疾病及其阶段、同时进行的诊疗措施和相关药物、照护者对患儿病情变化的识别能力,以及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依从性,甚至家庭环境的具体情况。在充分评估安全性的前提下,只有在医院环境中已经确定对某种疾病治疗有效的雾化吸入药物,才能考虑将其纳入家庭环境治疗的范畴。
问 雾化吸入装置怎么选?
压缩式雾化器(推荐):性价比高,药物兼容性强(如布地奈德混悬液),适合多数家庭。
超声式雾化器:噪音小但可能破坏大分子药物结构(如干扰素)。
网式雾化器:便携但滤网易堵塞,维护成本高。
选择标准:雾化颗粒≤5微米占比>50%、噪音<65分贝、操作简便。
问 家庭雾化治疗前患儿需注意什么?
(1)治疗前30分钟避免患儿过度进食,吸入前及时清除口腔分泌物、食物残渣,避免雾化过程中因哭闹导致恶心、呕吐等症状,或妨碍雾滴吸入。
(2)用药前洗手,检查药物有效期,核对剂量。
问 雾化治疗中需注意什么?
(1)体位:保持孩子坐位或半卧位,避免哭闹时大量药物进入胃
(2)药物用量及治疗时间:每次雾化用量为3~4 ml,每次雾化吸入时间为10~15 分钟,雾化时间过长影响儿童的依从性。
问 对于不配合患儿怎么办?
可以先安抚、分散其注意力,少量喂食等办法,若仍不能安静配合应暂停雾化或等睡眠时再进行雾化。
问 雾化结束后需要做什么?
(1)清水漱口(小婴儿喂少量水),擦洗脸部(尤其使用激素类药物后)。对于不会漱口的小婴儿,用棉签擦拭口腔。
(2)雾化配件用温水冲洗晾干,每周至少消毒1次。
问 雾化药物怎么保存?
建议8~30 ℃下避光保存,一般不可冷藏。
问 雾化会产生依赖性吗?
雾化激素的全身吸收率不足1%,规范使用不会导致依赖。
问 雾化效果不如输液快吗?
雾化药物直接作用于病灶,对呼吸道疾病起效更精准。
问 生理盐水可长期用于“保健雾化”吗?
过度雾化可能破坏气道黏膜屏障,诱发咳嗽反射敏感。所以不推荐“保健雾化”。
规范的居家雾化不仅能减少频繁往返医院的交叉感染风险,还能让孩子在熟悉环境中配合治疗。但需注意:家庭雾化≠完全替代医疗,任何用药调整必须经过医生评估。家庭雾化是医学进步的体现,但科学认知和规范操作才是疗效的保障。家长应与医生保持沟通,共同为孩子筑起呼吸健康的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