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检查中,放射性检查是常用的手段,如 x 光、ct 等,能帮助医生诊断多种疾病。然而,有时会出现意外情况,做完放射性检查后才发现已经怀孕,这让很多准妈妈忧心忡忡。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
要弄清楚该如何应对,首先得了解放射性检查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胎儿对辐射较为敏感,尤其是在怀孕早期。辐射可能会干扰细胞的正常分裂和发育,从而增加胎儿畸形、流产、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患癌症等风险。不过,风险的高低与辐射剂量、胎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
怀孕 0 - 2 周,这是受精卵着床前后的阶段。此时如果受到辐射,可能出现“全或无”的结果。意思是要么辐射剂量足以杀死胚胎,导致自然流产;要么胚胎细胞具有强大的修复能力,能够自行修复受损细胞,正常发育,不留下后遗症。怀孕 3 - 8 周是胎儿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如果受到较高剂量辐射,胎儿畸形的风险会增加。怀孕 9 周 - 足月,胎儿的器官基本形成,但仍在不断生长和成熟,辐射可能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以及增加儿童期患癌的风险。
不同类型的放射性检查,所产生的辐射剂量差异很大。比如一次胸部 x 光检查,胎儿所受到的辐射剂量通常非常低,大约在 0.02 - 0.07 毫戈瑞(mgy)。而腹部或盆腔的 ct 检查,胎儿受到的辐射剂量可能达到 10 - 50 mgy。以常见的诊断标准来看,当胎儿接受的辐射剂量低于 50 mgy 时,一般不建议仅仅因为辐射暴露就选择终止妊娠。所以,做完放射性检查发现怀孕,先别慌,要搞清楚检查类型和胎儿可能接受的辐射剂量。
立即告知医生:一旦发现怀孕,应第一时间告知为你做放射性检查的医生以及妇产科医生。医生需要全面了解你的情况,包括检查的时间、类型、部位,以及你目前的孕周等信息,从而准确评估胎儿所受辐射的风险。
精准评估辐射剂量:医生可能会借助一些专业的方法和工具,来估算胎儿实际接受的辐射剂量。例如,通过查看检查设备的参数记录、结合你的身体体型和检查部位等因素,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这一步至关重要,它是后续决策的重要依据。
多维度监测胎儿发育:接下来,需要密切监测胎儿的发育情况。在怀孕早期,可以通过超声检查来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以及观察胎芽、胎心的发育情况。孕 11 - 13 6 周时,可进行 nt(颈项透明层)检查,这能初步筛查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怀孕中期,唐筛、无创 dna 检测或者羊水穿刺等检查项目,可以进一步排查胎儿染色体疾病。孕 20 - 24 周的系统超声检查,能对胎儿的各个器官进行详细的结构筛查,查看是否有畸形。
寻求专业咨询:面对这种复杂又令人焦虑的情况,建议寻求专业的遗传咨询。遗传咨询师会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家族遗传病史、此次辐射暴露情况以及各项检查结果等,为你提供专业、全面的建议,帮助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
做了放射性检查后发现怀孕,确实是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但并不意味着胎儿一定会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及时与医生沟通、科学评估辐射剂量以及密切监测胎儿发育,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做出合理的决策,保障母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