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精力旺盛、勇于探索,因此难免磕碰、摔伤,大多数孩子头部易受伤。头部是人体比较脆弱的部位,如果出现了头部有外伤的情况,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才能避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那么,如果孩子头部受伤,家长怎么判定轻重程度?家长应该如何避免儿童头部外伤的发生呢?
认识头外伤
头外伤是头部受到撞击,可能涉及头皮、颅骨或脑部的损伤,包括擦伤、挫伤、裂伤以及严重的脑震荡或颅内出血。
识别症状及处理措施
儿童年龄小,表达能力较差,在发生意外受伤后,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沮丧等负面情绪,大声哭闹,不太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疼痛的具体位置、疼痛的程度、是否还有身体其它的不舒服,家长应给予孩子安抚、关爱,可以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方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平复孩子情绪,便于观察受伤情况。
1.轻微伤:擦伤、肿块或轻微头痛,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
◆ 家长要镇定,保持冷静,不要惊慌失措。
◆ 用正确的方法为孩子止血。当孩子头部出血不止时,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轻压伤口,帮助止血。
◆ 24小时内给予冰敷伤口,把包裹冰袋或冰块的毛巾放在受伤的部位,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
2. 较重伤:昏迷、沉睡、持续头痛呕吐、肢体瘫痪、四肢抽搐、鼻腔或外耳道异常流液、视力障碍、语言障碍、头皮裂开出血等症状。如果有这些问题,建议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做相应的辅助检查,如ct,核磁共振等。
如何避免头外伤的发生
不同年龄段头部外伤的主要原因是不一样的。
1.在婴幼儿时期,从床上、沙发上跌落等坠落伤最常见,家长需要加强看护,在床边放置隔挡物,在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地面放置软垫等能够缓冲身体避免受伤的物件;
2.在儿童时期,骑滑板车、平衡车、自行车时出现的头部外伤比较常见,家长在孩子户外活动时做好保护性措施,如佩戴头盔、护具;
3.在青少年时期,车祸外伤、体育活动时受伤、打架斗殴等均是头部外伤的原因。因此我们呼吁家长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所以在生活中要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尽量避免这些意外事件发生。孩子年龄小,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所以需要家长正确地引导和细心地看护。最后祝愿所有宝宝都健康平安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