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患儿除了发热,部分还有眼睑浮肿的、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全身皮疹的。
那会是单纯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吗?答案是不!除了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还有由eb病毒感染所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会引起上述症状。
那下面跟大家讲一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多见于儿童,临床上以发热、咽喉痛、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外周淋巴细胞增多伴异型淋巴细胞增多为特征。传染源为隐性感染者或病人,主要经口传播,又叫“亲吻病”(tips:避免大人亲吻孩子,勤洗手,注意口腔卫生);其次经密切接触传播。病后可获得持久性免疫。病程2~4周,常有自限性。
多数患者有不同程度发热,一般39℃左右,偶有40℃者。发热持续约1周,重者2周或更久。
▶咽扁桃体炎:约50%的患儿扁桃体有灰白色厚霜样渗出物,可形成伪膜。
▶淋巴结肿大:是本病特征之一,故又称“腺热病”,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累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最常见,一般第1周就出现,第3周渐缩小。淋巴结一般分散无粘连、无压痛、无化脓。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时可引起相应症状如腹痛等。
▶眼睑水肿:15%~25%的患儿可有眼睑水肿;皮疹:部分患者会出现形态不一的皮疹,如丘疹、斑丘疹或类似麻疹及猩红热皮疹。
▶肝脾大:脾大常见,一般在肋下2~3cm可触及,同时伴有脾区疼痛或触痛。肝大多在肋下2cm以内,常伴有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有黄疸。
此外,还有合并鼻塞、打鼾等症状。
传单为自限性疾病,多可自愈,故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予以抗病毒、降温、保肝等治疗。确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患儿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腹部碰撞等情况的发生,因为传单可能会有脾肿大,碰撞腹部时可引起脾破裂。
注意:孩子出现发热以及其他症状后,家庭护理以退烧为主;在不确定病因的情况下,不要给孩子随意使用抗生素、抗病毒等药物。如患儿反复发烧,或出现其他症状时,应及早医院就诊,遵循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