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常常听到:“生病的时候,千万不能洗澡洗头”。但其实,洗澡并没有那么可怕。而且对于有些病人,长时间不洗澡更危险。
现在我给大家聊聊生病时洗澡的话题
01
生病时不敢洗澡的原因有哪些?
对于病人来说,免疫力本身比较弱,需要保持卫生,才更不容易发生其他的感染。所以适当洗澡、清洁,本身并没有错。对于正在发烧的人,洗澡还能扩张血管、促进排汗,帮助降低体温。
不过,很多人担心洗澡会导致下面这些问题。
01
洗澡会降低免疫力?
很多人担心洗澡有着凉、降低抵抗力的风险。但着凉不是导致感冒或其他感染的原因,病毒和细菌才是罪魁祸首。
研究发现,空气中温度和湿度太低,能让病毒更稳定、更容易保持长时间的传染性。此外,湿度太低时,还会抑制人体黏液(比如痰液、鼻涕等)的分泌,从而更难赶走入侵身体的病原体。而洗澡时和洗完后,浴室里的温度和湿度反而会比平时高一些。所以“洗澡削弱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02
担心晕倒、跌倒、滑倒
当一个人病得很重、身体很虚弱时,可能完全没有精力去洗澡。不妨等过几天精力恢复,再去洗澡。而如果是卧床时间太长、行动困难的病人,需要清洁身体,可以让家人或护工帮忙在床边擦浴,这样有助于保持皮肤健康、控制异味,增加舒适度。
另外,这些特殊人群最容易在浴室倒下,要格外重视:
· 老年人;
· 患有癫痫、有抽搐症状和周围神经性疾病的人;
· 意识模糊的患者;
· 手术后的患者;
· 有精神疾病患者;
· 婴儿和儿童;
· 其他情况:如低血压、颅内动脉瘤、经常性晕厥,或正在服用某些可导致血压或血糖过低的药物。
02
生病时,怎么洗澡才安全?
生病时,可以这样洗澡
①如果是病毒感染导致的发烧,乏力、只想躺着休息,可以先不洗澡。如果精力恢复了,不妨洗个温水澡,这样可以扩张末梢血管、帮助暂时散热,也有助于退烧、减少抽搐的风险。
②淋浴比泡澡更安全。每次洗澡时间别太长,5-15分钟足够了。
③洗之前,建议先用肘部或前臂试一下烫不烫。有条件的也可以用温度计来测量水温。建议的洗浴水温是:(淋浴):41ºc
发烧时洗澡的注意事项
①发烧时不能用冷水洗澡,如果身体受到寒冷刺激,会导致骨骼肌战栗、表皮血管收缩等,体温会升得更高,加重发热症状。洗澡后也要注意及时擦干身体、吹干头发,做好保暖,避免受到冷空气刺激。
②手术后出现的发烧,就不能洗澡了,可能破坏缝线、影响伤口愈合。具体什么时候洗、怎么洗,需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③浴室内环境注意照明要足够亮,不能太暗、影响视线,去掉任何可能导致绊倒的障碍物,洗完澡后把地板拖干。有条件的,最好在浴室的玻璃门上装一个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