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炎是危害广大女性健康的一种常见疾病,以往传统的白带常规镜检由于方法学的局限性,漏检率高、标准不统一,导致检验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符,对于复发型、难治型、混合型生殖道感染漏检、误检率更高,从而延误患者病情的治疗。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生殖道微生态临床实验室的“女性下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项目,在传统白带常规镜检仅报告细胞形态的基础上,增加了革兰染色技术,重点报告阴道菌群构成情况,给出阴道微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衡”的综合评价结论,每年签发生殖道微生态评价报告近7万份,积累了丰富的阅片经验,大大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已经成为临床医生快速诊断阴道炎的有利工具。
●为了保证检验质量,被检者在标本采集前,要停用干扰检查的药物,月经期间不宜进行检查,检查前24小时内禁止盆浴、性交、局部用药、阴道灌洗等情况。
“女性下生殖道微生态综合评价”报告单分为四大部分:【微生态形态学评价体系指标】、【形态学检验】、【临床意义】、【建议进一步检查】。
微生态形态学评价体系指标:
2、细菌种类:表示了阴道内细菌种类的多少。
3、革兰阳性细长杆菌(乳酸杆菌)比例:作为阴道环境中的益生菌,乳酸杆菌比例在85%以上我们认为是健康的阴道菌群环境(在未发现其他致病菌的情况下)。
形态学检验:
该部分分为“细胞情况”和“病原体情况”,报告了阴道中常见细胞的数量以及常见病原体的情况。
比如检出“孢子”、“菌丝”,提示可能存在假丝酵母菌感染,辅助临床诊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检出“滴虫”,提示可能存在滴虫感染,辅助临床诊断“滴虫性阴道炎(tv)”;检出“线索细胞”和/或“nugent评分≥7分”,提示可能存在厌氧菌感染,辅助临床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v)”;av评分≥3分提示可能存在需氧菌感染,辅助临床诊断“需氧菌性阴道炎(av)”;如检出两种及以上病原体则提示可能为“混合型阴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