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健康服务 >

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一)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如何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最近有个孩子妈妈来我们科咨询亲子关系的问题,其实啊,亲子关系的困扰,大多是沟通不畅造成的,那父母与孩子该怎样沟通,今天先讲五个方法,爸爸妈妈们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事先准备,找好时机 


    有些时候,家长看到孩子的表现就要发脾气,这样的沟通肯定没有好结果。这只是家长发泄不满,不是沟通,所以家长看到孩子的问题时,不要急于沟通,首先家长要把问题想一下,想什么?想二个内容:

1.孩子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解决这个问题的大概办法是什么?

    很多时候家长跟孩子沟通不好,是因为家长自己没有考虑过这些问题,无法体会孩子的感受,也不知道该怎样解决,于是就以“家长意志”代替“理性思考”。糊涂又脾气暴躁的家长,遇到一个执拗的孩子,沟通的结果当然是孩子受苦,家长抱怨。与孩子沟通需要有恰当的机会。孩子不喜欢预约的谈话。家长想谈的时侯,孩子可能没有兴趣,只有他们想谈的时侯,沟通才有可能顺利进行。有些父母可能喜欢在晚饭桌上或睡前时间与孩子谈话,有些父母则常常利用一起散步或郊游的时间与孩子交流。不管选择什么时间最佳的沟通常常是在共同的活动中进行的。切忌不要总是试图在临时想起的、不固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那样做的结果只能是失败。如果跟孩子沟通两个小时,那么有一个小时是家长是在听孩子说,半个小时是跟孩子在讨论,十多分钟家长来表达对孩子的要求。这样讨论的结果孩子感觉不到是家长在提要求,而是他自已有了新的目标和行动方法,自己要努力了。这样的沟通效果就成为“孩子自己要努力学就能达到沟通目的。


 听孩子的表达 


    如果能倾听孩子诉说一次,那么你与孩子的距离就会拉近许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都有这样的体验。两个人本来并非特别亲密,但在一次完全“零距离"的谈心后,却成为莫逆之交,父母如果希望与孩子的关系更融治、更亲密,希望家庭气氛更和谐、更温馨,就应当想方设法让孩子向你倾诉。

    给孩子倾诉的机会,让孩子宣泄心中积压的情感,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孩子还是成年人,在日常生活的过程中都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找不到宣泄的通道,就会对人产生损害,而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伤害就更大。他们可能因此变得冷漠孤僻,自我封闭,对人与人的感情不信任。也可能因此走向偏激、叛逆,通过一些不正当的途径发泄自我,注意!家长是“倾听”,绝对不要拿出家长的架子来居高临下打断孩子的表达。家长是一个听众,在这个阶段,家长不要做任何评价。


 边听边答应 


    尊重孩子的表达,不要打断孩子的叙述。做到这些还不够,还要一边听一边应答与孩子沟通,不要急于谈自己的意见,要耐心地倾听孩子的想法。边听边点头,边附和孩子的观点,即使是明显错误的,也要等孩子说完后再表达。西方有句谚语: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尊重你表达观点的权利,倾听意味着避免打断孩子的话,集中精力于交流的过程。做到这一点,就是一个耐心的倾听者,能使你了解孩子的问题和观点,有助于澄清事实,避免对孩子的误解。经常倾听孩子的声音,家长会发现,尽管没有对孩子提出许多要求和建议,孩子却更多地向家长提出问题,这是因为,善于倾听的父母才有可能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认同孩子的一般观点 


    同情孩子的遭遇,家长耐心的引出希望解决的“问题”。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愿意倾吐秘密的对象,成为对孩子的事情感兴趣的人。只有这样,孩子才乐意向他们敵开心灵孩子最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鼓和奖赏。如果孩子和父母谈话时受到批评,他会感到自己的坦率得到的不是奖励而是惩罚,这将伤害他继续与父母直接交流的积极性。比如,跟小朋友的一个小误会,家长看来无所谓,不就是两个小屁孩在闹不偷快么,过几天就好了,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对于一个孩子来讲,就是天大的困难了,家长在倾听的时候,在恰当的时机引出早就预备好的“谈话问题”。家长只要预先有准备,总能找到机会谈论“问题”。

    比如,从孩子与同桌说话,谈到老师的态度,谈到课堂记忆的内容,顺便就谈到“学过的知识怎样不会忘记”。再比如,通过爸妈在厨房的工作,谈到“统筹安排时间”的问题,怎样做事情效率高,顺便就会谈到作业时间问题。


 共同分析不同观点 


    父母与孩子之间往往在观念和意见上存在差异。比如,家长认为先做好作业再吃饭,可是孩子认为先吃好饭,再休息一会,然后做作业比较好。比如,父母认为孩子应该在晚上9点以前回家,而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则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可以晚一点回来。如果不能有效地处理这种差异,沟通就难免失败,再比如,家长认为孩子的学习成绩应该再提高一点,孩子没有这样的感觉,只是顺口答应家长的要求,并不会付诸实施,这些差异为家长提供了重要的机会,以便重新思考原有的教养方式和限制措施,与孩子一起商议和制定新的制度,从而帮助孩子发展有用的社会技能。家长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出这些观点的原因,也要引导孩子明确表达出自己观点,还要说出孩子自己观点的原因。如果相互间的差异比较大,一时难以协调,父母也不必着急上火,最好平静而坚定地告诉孩子你对他的关心和期望,耐心地进行解释,从而使差异限定在一定范围内,而不至于演变成一场冲突。



微信小程序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