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健康服务 >

陪宝宝健康度过夏季,远离夏秋高发传染病~ -尊龙凯时官方网站

宝宝“发热、嗓子疼痛、吃不下饭”,是不是感冒了呀,很多家长都这么认为。其实,还要警惕宝宝是不是感染了夏秋季高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主要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这个病一般主要侵犯6岁以下的学龄前儿童,夏秋季高发。该病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患儿咽部充血,并有散在灰白色疱疹,约芝麻大小,四周绕有红晕;2-3天后疱疹周围红晕扩大,疱疹随后破溃形成黄色溃疡,多位于扁桃体前侧(如下图所示)。

得了疱疹性咽峡炎如何处理?


疱疹性咽峡炎为病毒感染所致,具有自限性,大部分可自愈,没有特效药治疗,一般情况好,只需对症处理,缓解患儿症状,减轻不适感,如有发热,及时退热,多饮水,夏天尤其是热退时出汗较多,注意及时更换衣服,补充水分,必要时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治疗。一般来说,发热过程会持续2-4天,全身症状及咽部的疼痛、疱疹等持续1周左右,少数患儿会持续2周。但这并不意味着无需就医,宝宝太小,不会讲明自己的不舒服,家长应及时发现宝宝的不适,无法确定是否是疱疹性咽峡炎的话,要及时就医,尽早诊断,尽可能配合医生治疗,缓解患儿身体的不适。


治疗以对症处理为主,做好护理,注意休息,饮食以温凉为主,多吃新鲜水果、蔬菜及富含营养的食物,不要吃太热、太辣等刺激性食物,积极退热,预防热性惊厥发生,不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可予干扰素雾化减轻症状。如发现宝宝出现哭闹不止,精神差,不喜进食,面色苍白、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热性惊厥等情况,要及时去医院寻求医生帮助,如出现严重并发症(脑干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需住院治疗。


如何与手足口病区别?


症状相似:

手足口病也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足臀口处斑丘疹、疱疹为主要特点,急性发病,多伴有发热,同样经粪-口或呼吸道传播,口腔内也会出现疱疹,严重者影响进食,哭闹不止。与疱疹性咽峡炎一样具有自限性。


区别点: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只出现在嘴巴里面,其他地方没有,不像手足口看着这么吓人。另外,疱疹最常见的位置是腭舌弓、软腭、扁桃体和悬雍垂,手足口的疱疹最多见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鄂。疱疹性咽峡炎发热迅速,温度高,多在39-40℃左右,手足口病一般没有这么高,多在38摄氏度左右。


手足口病可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多数为普通型,症状较轻,无需特殊治疗。

大约1%—1.6%的手足口病,会发展为重症手足口病,在我国,导致重症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毒是肠道病毒71型。重症手足口病多发生在3岁以下儿童,疾病进展非常快,2-4天左右就能形成重症手足口,一旦救治不及时,很快导致死亡。再次提醒,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症状,如果自己不能辨识,尽快就医。

重在预防!

不管是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手足口病,都没有特效药治疗,主要对症处理为主,关键是预防。


做好隔离

避免亲密接触生病的病人,不要拥抱、分享玩具、共用餐具、洗浴用品,宝宝生病了也不要出门,会传染给别的宝宝们,一定要做好隔离防护。


勤洗手

洗手对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都非常关键,孩子们喜欢到处乱摸,手上就会沾有病毒,之后手抓食物,或者孩子吃手玩时,就会感染生病。要教宝宝学会七步洗手法哦!而且,家长外出回家后,一定要洗脸、洗手后再接触孩子。

注意卫生

被粪便污染的蔬菜、水果、肉类上会沾有肠道病毒,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最好去皮后再吃;不要给孩子吃生的蔬菜;不要吃没有完全做熟的肉食。餐具、玩具要消毒,勤通风,多晒被。


少去人口密集的场所

疱疹性咽峡炎、手足口病均有呼吸道传播可能,人群密集的地方,往往病毒的密度也高,所以建议在疾病高发的季节,一定不要凑热闹,别带孩子去拥挤处玩耍,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传染病的关键。


接种疫苗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没有相应的疫苗,我国研制出了世界上唯一针对肠道病毒71型的疫苗,对预防重症手足口病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6月龄之上,5岁12月龄以下的孩子可以接种该疫苗,一共2针,间隔至少1月。建议越早接种对孩子的保护作用越好,最好在1岁前完成接种,因为越小的孩子,导致重症手足口病的几率越大。已经感染过的就没有必要再接种了。


微信小程序官方抖音号微信公众号
>
网站地图